莫名其妙成為被告原來是商標侵權,但你明明注冊了商標?原來有35種商標沒有注冊保護。商標注冊過程中,很多客戶對商標類別很困惑,大多數客戶會選擇咨詢機構,而35類商標往往會建議保護,但很多企業(yè)會懷疑35類商標是否應該注冊。
今天我一休息一下知識產權,就和大家聊聊保護35類商標的重要性。
眾所周知,商標有45大類,每個大類下又有幾個子類,分別指定不同的產品或服務。35類商標下的服務主要包括促銷、廣告和為他人經營業(yè)務。這是一個容易被忽視但極其重要的服務類別。今天的頭條都深受其害。
2011年,北京某廣告公司獲得“頭條”商標專用權,批準服務項目為第35類,包括為他人促銷、廣告推廣、廣告代理、廣告?zhèn)鞑サ?。該公司聲稱“今日頭條”APP使用“頭條”一詞作為APP圖標,其APP和網頁實際上是以推送廣告空間為目的的盈利產品。原告向法院提出請求,確認被告使用“今日頭條”作為產品名稱和產品標識的侵權行為,立即停止使用“頭條”和“今日頭條”等名稱,并賠償經濟損失1億元人民幣和訴訟費用元人民幣。
《今日頭條》認為不存在侵犯原告商標的行為,認為其網站和手機APP是新聞信息產品。用戶下載APP不是為了看廣告,而是為了熟悉它提供的信息服務,所以今日頭條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與廣告服務無關,沒有相似或相似之處,他們獲得了9、41、42類的“頭條”、“今日頭條”、“頭條”。
此案引起了很大爭議。事實上,今天的頭條已經多次申請注冊第35個商標,但被駁回,因為原告已經先申請了。互聯網時代,無論什么行業(yè),什么性質,網站和應用都很難在短時間內跳出通過付費廣告盈利的模式。除此之外,大多數零售店、網店、無人超市都是以銷售別人生產的產品為主。很多商家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:一個店名用了很多年,卻因為沒有及時注冊,被人蹲著,才發(fā)現成了“侵權人”。店鋪是一種典型的“替別人賣”的服務形式,尤其是店鋪發(fā)展化妝,開始連鎖經營的時候。如果未能引起注意,店名就會被盜用,隨時可能被商標實際所有人起訴,范圍從賠償經濟損失到賠償經濟損失。
據一位知識產權專家介紹,基本上只要有銷售或推廣,就不可能繞過35類商標,這是商家的必爭之地。出于防御和規(guī)避風險的目的,所有企業(yè)都需要注冊第35類商標,這就是為什么許多知識產權顧問建議企業(yè)和個人注冊此類商標。
藝秀知識產權是一站式知識產權運營平臺,在商標注冊、專利申請、版權注冊等方面有很多成功經驗。如果您有任何與專利申請、商標注冊等相關的需求或問題??梢匀ヒ嫘阒R產權()咨詢,福州商標注冊,福州商標代理休息。